“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晚播出 侨胞“开门回家”庆团圆******
中新社长沙1月22日电 (刘曼)主题为“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四海同春”2023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以下简称“华人春晚”)22日晚在湖南卫视播出。晚会以贴在门上的“福”字帖为视觉核心,营造“开门回家”的温馨氛围,展现敞开大门喜迎四海华侨华人同胞归家的美好愿景。
对海外华侨华人而言,春节是寄托浓厚思乡情意和家国情怀的最佳载体。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今年华人春晚特别邀请到全球杰出华侨华人同胞、海外建设者代表、华裔青年代表来到长沙晚会录制现场,谈收获、话期盼。
尼日利亚华侨倪孟晓在非洲推广中国文化,通过近二十年努力,和一群喜欢中国文化的当地鞋厂工人,共同组建精通中国歌、爱跳中国舞的华星艺术团。
晚会通过远程连线,呈现了倪孟晓在尼日利亚的热闹新春,而他四年未见的儿女现身晚会现场,特地从尼日利亚赶回来过年的妻子为儿女送上新春礼物,一家人打破空间限制温暖团聚。
“这个环节令人激情澎湃。”时隔多年,欧盟湖南总商会会长唐勇再次受邀参与晚会现场录制。他说,华人春晚与时俱进,始终聚焦海外侨胞心之所想、心之所系。它早已不是一台简单的联欢晚会,而是全球华侨华人同胞互致亲情、遥寄相思的独特文化载体与情感寄托,是全球华侨华人同胞们温暖的家。
作为外向型经济资深耕耘者的唐勇,一直在思考后疫情时代如何深度参与家乡建设。“华人春晚通过多种表演形式展示了中国的辉煌成就,能够激发海外华侨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他正在湖南打造“数字中欧班列”等核心项目集群,希望有更多侨商参与。
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英国云南总商会会长毛埴鋮旅居英国二十多年,致力于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中华文化。
“华人春晚通过开启一扇扇情感之门、文化之门、习俗之门,满足了‘全年龄段’的视觉冲击,将中式符号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引发人们内心关于家的温暖记忆,传达着回家过年的意义,给我的启发很大。”毛埴鋮说,作为新时代海外青年侨胞,要继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通过不同方式展现中国的真实形象,更加自信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完)
萌兔迎新年 过年氛围感“拉满”******
光明网讯(记者 赵金悦)农历癸卯兔年将至,各种含有“兔元素”的商品和装饰映入大家眼帘。年味满满的兔子发糕、栩栩如生的兔子玩偶、琳琅满目的兔子花灯,四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过年氛围感已“拉满”。
2023年1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一家陶瓷企业的工作人员摆放兔年主题瓷盘。(郝群英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的一家面食店,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祥兔"花馍。(张延林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山东东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安苇编传承人李光祥正在制作"年年有余"芦苇画,迎接农历兔年的到来。(周广学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重庆市北碚区未成人保护中心,孩子们在组装玉兔造型手工灯笼。(秦廷富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装饰一新,孩子们正在观赏"萌兔"造型景观。(吴拯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农民画家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金竹街道兴坪村创作"生肖玉兔"农民画。(罗文刚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面塑艺人李春芳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工作室内创作"福瑞吉祥醒狮兔"面塑作品。(周绍宗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陶梁村民间剪纸艺人李因杰正在创作兔年新春剪纸作品。(栗卢建摄/光明图片)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